跳到主要內容

[生活]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新書分享會,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就排在行事曆上的活動,
沒料到公司後來通知這天晚上要舉辦技術交流會,
心裡本打好如意算盤想要請假前往,
沒料到長官希望我擔任活動主持人,
估計是我看起來太閒,
聽到當下臉都綠了,
但更沒料到公司在前一日通知會議延期,
這個不可知的力量真的很神秘,
想問一句:哲青,你怎麼看?



走在夢想的路上分享會在信義誠品

粉絲二號師姐

分享會的一開始,
工作人員便放了一段事前偷錄的影片,
有許多哲青的朋友給他的鼓勵。
蔡璨得說哲青也很懂美國漫畫,
原來他不只是書呆子也是個宅男,
並且希望他不要再每件事都從西元講起;
寶傑說哲青就像個錐子,
放在袋子裡總還是會把袋子刺破,
寶傑一講話真的是全場笑翻!

每個人幾乎都對他老婆稱讚有佳,
真想看看這位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長什麼樣子。


。人生最重要的兩個日子

Mark Twain
"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a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 Mark Twain

在分享會的一開始,
投影片先播放出了馬克吐溫這句名言的前半段,
"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are born",
接著是一張哲青小時候露奶的愛哭照,
說是父母因為工作要離開花蓮的前夕,
孩子看著父親背影依依不捨大哭,
父親覺得很有趣便轉身回來拍一張的照片。

哲青總是強調著曾經和家人關係不是很好,
在書裡的各個章節也都有提到,
後來結束流浪回台灣的契機是因為父親的心臟問題。


。在威尼斯的父與子

雨季的威尼斯
在去過那麼多的國家裡,
哲青最愛的地方就是義大利的威尼斯,
特別是雨季的威尼斯,
每年總要在那待個三四周,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威尼斯找到令他很感動的事物,
是一尊父與子的雕像。

Daedalus and Icarus
作者Antonio Canova
這是一位父親正在幫兒子綁上翅膀,
他很感動,或許是他想起了年少時,
他的父親也曾告訴他許多道理,
但年少輕狂,耳朵總是裝了彈簧,
聽不進半句長輩的話,
然後他就像飛太快的伊卡洛斯一樣墜落了。

折翼的Icarus
在書裡面曾提到他的父親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但你要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我想當年雖然他不斷地讓家人失望,
拼命地想要過著不同的人生,
但最後他還是把這句話給放在心裡了,
就像Daedalus幫兒子Icarus繫上的翅膀一樣,
走在夢想的路上的故事就從這句話開始。


。重讀中國文化教材

中國文化教材時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以前在高中有給兩位國文老師教過,
一位告訴我們,她覺得中國文化教材都可以燒掉了,
觀念太過於落伍;
一位告訴我們,中國文化教材是經典中的經典,
每個人都應該要隨時擺在身邊,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搭配大方廣佛華嚴經,
但不管他們的論點如何,
我都沒有在唸國文就是了。


哲青在某個橋段用了這句話,
勉勵年輕人不要想太早得到掌聲,
不用怕人家沒看見你的才華,
最怕的是當機會來臨的時候,
你身上沒有東西,
他提醒著我們對於人生不要太過著急。


哲青在書中引用了德川家康的遺訓--
「人的一生有如背負重擔,
走漫長悠遠的路,切莫急切。」

德川家康


論語就應該這樣教,
將有感情的生活體會融入教學中,
讓學生們都可以體會背後的意義,
而不是只是默書,
大珠小珠落玉盤要是給哲青老師來說,
或許我們又有一段威尼斯雨季的故事可以聽了,
背琵琶行當初可是快要了我的老命。



。沙塵暴之後的風光


我一直都相信人的一生是公平的,
有的人平淡一生;
有的人少年得志,晚年淒涼;
有的人前半輩子辛苦,後來終於苦盡甘來。

哲青的話也有同樣的哲學:
「人生的低潮就像一場沙塵暴,
但熬過了這場沙塵暴之後,
迎接的是滋養大地的雨季,
與絢爛的夕陽。」

這句話由親眼看過沙塵暴後風光的哲青講出特別有感覺,
也許就是因為他所經歷的這些人生低潮,
才成就了他世故的人生態度吧。


。艾倫狄波頓的藝術

有一位幸運的讀者被抽到可以問問題,
並且獲得哲青送的高級筆記本,
我對筆記本的狂熱已讓旁人白眼,
因為我都寫三頁就想買新筆記本了。

話說好像是在探討沒有動力走出去旅行的事情,
哲青說了他是個到哪裡都可以直接躺下來睡的人,
但他老婆卻是個到新的地方要使用消毒水的人,
不一樣的生活態度有著不一樣的旅行。

J.K. Huysmans的《逆流》
然後他提到了des Esseintes的故事,
他是法國文學家J.K. Huysmans筆下的一個人物,
des Esseintes在讀了Dickens筆下的倫敦以後,
便決心想要去倫敦看看是什麼樣子,
但是在買好火車票以後,
想著還要搬行李、排隊上車、走在陌生的環境,
最後他帶著原封不動的行李回到了家裡。

Jean des Esseintes
奇怪的一個人,
但其實我們經常都因為很多奇怪的理由,
就卻步而不敢去實現曾經在腦海裡出現的夢想。

We are all des Esseintes. True story.

Alain de Botton
憑我的文學造詣是絕對不可能有聽過des Esseintes的故事的,
但碰巧這次我居然可以跟哲青產生共鳴,
因為這個故事就在Alain de Botton的《旅行的藝術》裡提過。
(我是de Botton的小粉絲)

這本書Alain透過不同藝術家的眼光,
帶領我們去欣賞不同的地方,
這就是旅行吧,不只是在那個地方打過卡,
而是在那邊留下一些故事,
與旅遊是不同的概念。

Alain de Botton是西方的謝哲青,
謝哲青是東方的Alain de Botton,
他們都教會我在旅行的路上,
用不同的眼光去欣賞沿途的風景。



。哲青愛爬山
北大武山
有位讀者(也是爬友,我不確定登山的術語),
問了關於哲青的登北大武山的經驗。

在哲青說道:
「我喜歡在山野中行走時孤獨的感覺,
不需要言語交談,人際關係也不存在。」

當他在山上的時候,
感覺好像終於不是世界遺棄他,
而是他遺棄世界。

或許我們都需要一個這種可以把世界遺棄的地方吧,
我不會騎車到山上,但我會坐車到松山機場,
躺在觀景台的木椅上,
望著光害極度嚴重只能看到衛星的天空,
聽著飛機起飛降落的聲音,

我只要這樣就足以把世界遺棄。

。粉絲時間

最後在精采的分享結束後,
就是讓作家手痛的簽書時間了,
由於我跟師姐是233以及234號,
我粗估每個人簽名應該只要六秒,
等到我們也至少要二十分鐘,
因此我們就下樓快速地吃了個烏龍麵,
沒想到上來人還是一堆!

於是我精算了一下,
哲青的標準作業流程是先跟讀者握手,
問候一下,簽書,
在簽書的同時聊天,簽完後合照,
整個過程平均是40-50秒,
這樣估算下去不得了,
我們只好再去旁邊翻一下閒書。

在快要排到的時候我突然肚子痛,
師姐則是忙著用手機線上訂宋夫人的書,
我不懂省那一百塊是在省什麼,
她少吃五隻雞翅就有了。

哲青老師與師姐
師姐知道我是忠實粉絲,
因此幫我說了崇拜的話,
我不想被當作詭異的讀友。

她告訴哲青:
「後面的那位仁兄從小就沒有哥哥,
他在看了你的書以後,
就真心地把你當作可以仿效的兄長,
然後我是因為他的推薦看了你的書,
也成為了你的書迷。」
(氣質的笑容)

他們整個過程超過了一分鐘,
完全侵犯到了後面粉絲的權利。

哲青老師與我
我在排隊的路上認真地思考著我該說什麼,
因為我希望可以讓哲青感受到我跟他的連結,
於是我就跟他說:
「哲青,我覺得你是有長頭髮的Alain de Botton。」

他說了感謝,並且客套地說了以後還是要繼續努力,
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大概三十秒左右,
為了湊到一般讀者的平均秒數四十秒,
我最後還硬要再握一次手。

強迫握手
在回家的路上,
我們討論著剛剛和哲青聊過些什麼,
並且做了秒數的專業數據分析,
我承認我剛剛的那個話題太難接了。

拿起了書看看剛剛的簽名,
一度以為是OUT,
但其實是October的Oct,
師姐的則是Oct, 30。

在這場哲青的簽書會上,
我輸了三十天又二十五秒,
只好想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請我離場的意思

。走在夢想的路上

那句馬克吐溫的話後半段是"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在這些人生經歷後,
哲青發現家才是最後的歸屬,
所以他回來了,
或許家人就是他的那個WHY吧。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位小男孩在他的狗去世之後,
他非但沒有哭泣,
反而還說了下面的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學習怎麼去愛,
狗狗已經會了,所以他可以安心地離開了。」


希望走在夢想的這條路上,
我可以找到我自己的WHY。




















留言

  1. 我也很喜歡 哲青歐巴 走在夢想的路上, 也都聽他在飛碟電台主持的廣播
    "如果不知道你要什麼, 就想想你不要什麼"
    這句話一直放在心中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 東京大學 -- 過去的安田講堂,明天的台灣。

在秋意漸濃的九月天, 我挑了一個萬里無雲的早晨去游泳。 前一天還是陽光普照, 需要找尋電風扇與冷氣口交集處以及冰紅茶多冰的的炎夏, 哪知道隔天馬上就被突如其來的秋天的風給侵襲, 導致我整天上班都呈現頭昏喉嚨痛的不舒服感, 只能怪自己身體不夠強壯,無法抵抗季節的無縫接軌。 。Tokyo Lovers 好想念夏天阿, 記得在2012年的夏天, 我因緣際會飛到了日本,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離開台灣的土地, 興奮感夾雜著汗水,我以觀光客的身份來到了東京。 人生的第一張機票 直到現在看到飛機還是會興奮,在松山機場。 我的旅伴們都是旅遊經驗相當豐富的人, 日本對他們來說是來到不想要再來的地方, 但對於一個初次造訪的人(也就是我)而言, 每件事情都是新奇的,扣人心弦的, 我強烈地想要去探索,想要在每個地方留下我的足跡, 或許背包客的種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埋下的。 。我對不起以前的老師以及後來的老闆 在學校的時候曾經修過一門課叫做台灣藝術史, 這是一門非常賞心悅目的課, 除了每堂課都可以看一百張不同的藝術品以及大師拍攝的風景照, 老師的談笑風生以及她如同侯佩岑的外表更是讓同學們想要認真學習。 我下學期因為對於藝術的執著又選了佩岑老師的西洋藝術史。 我在這堂課期中報告的是介紹帝國大學對台灣藝術文化的影響。 帝國大學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在日本內地所設立的七所大學,以及兩所在殖民地的大學。 分別為: 東京,京都,東北(仙台),九州(福岡),北海道(札幌), 京城(南韓首爾市),台北(台灣大學),大阪,名古屋。 以上按照成立的時間排列, 而這堂課另外有(ㄔㄠ)趣(ㄌㄧㄤˊ)之處, 在於期中期末考題是從同學們的報告中取材考試, 讓大家不要只會看圖,也要會說故事。 我自己挑選的其中一題就是背出九所帝國大學, 有鑒於我是個心思細膩的好學生, 因此也幫大家想好了怎麼背誦, 我生平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死背以及排隊。 東北東台名大京京,九。 (東北東台銘大雞雞,久) 待了三年的明達館,我都不知道我怎麼讀的,哈。 那時後覺得自己很好笑...

人間兇器。

Nostalgia    臉書是一個讓人容易沈溺的東西,其中一項令人(令我)最為詬病的功能就是“回憶”。每天接近中午的時刻,臉書總會出現紅點,提醒你過去這些年的這一天你發佈的一些東西,大部分是一些當時的心情小語,例如:『mother *ucker 我真的受夠了』,一些因為年少而覺得講粗話很酷炫的屁孩無病呻吟;或者『我要去慢跑了』,一些明明沒有什麼好召告世人卻還是要發文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旅遊的紀錄,總會讓人興起了一股“若思逃家”的離鄉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