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紐西蘭] 法蘭克--最酷的SKYDIVER!



。My name is Frank.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在我還小的那個年代(遠望),
小學開始去英文補習班學英文已經是常態,
每個人都會被賦予一個英文名字,
即便是在學習中文已成為最Rock的年代,
人們還是習慣要有個英文名彰顯自己的洋派,
就連狗都也要有英文名字,
因此一個班上有五個大衛六個瑪麗也是很正常的事。

Google "Frank+movie+character+handsome"的結果,老師胡扯




法蘭克(Frank),陪伴我將近十三年的英文名字,
在離開陳老師美語(大溪鎮的英文權威,那個年代也沒幾家)以前,
我向我最崇拜的英文啓蒙老師--糖果(Candy),
詢問為什麼會給了我Frank這個名字,
她說因為當時她看了一部電影,
裡面有個叫做Frank的胖子,
看到我就讓她想到那個搞笑的角色。


這好像看到自己很喜歡的女明星,
同時摳腳挖鼻孔以及打有醬汁的噴嚏一般,
令人幻滅。


"Frank is so funny" 就這樣跟了我好幾年。


十三年過後,在研究所小小的七人實驗室,
裡面就出現兩位法蘭克,
然後指導教授就要求我們其中一人更名,
我這個人相信名字影響著人的一生,
我想要擺脫Funny的心就跟我想要擺脫貧窮是一樣的,
於是我馬上更名為現在的雷克斯,
王者或暴龍的意思,但雷克斯在德國是非常流行的家犬名。

在還沒有更名以前,
我在大學還是掛名Frank,
於是我紐西蘭的朋友還是習慣叫我Frank,
因此在澳洲我是王者暴龍雷克斯,
在紐西蘭,我就是小胖子法蘭克。


。Bay of Islands in New Zealand 


大學認識的朋友Zana在回去紐西蘭以後,
寄了幾張他老家的照片給我,
裡面最讓我留戀的就是他們家的船,
還有北島的Bay of Islands。

Bay of Islands(照片取自網路)

我在這些年口口聲聲說要去找他,
他了解我是個愛唬爛的人,
所以總是敷衍我說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沒想到我真的過去了。

跟名信片上面的一樣,
無法形容只能說是馬爾地夫式的蔚藍海岸,
走在街道上是騷動著的蜘蛛抱蛋棕櫚樹,
從遠方眺望,是純白色的船隻駛在海與天空之間,
然後脫了衣服就可以跳到無限透明的海水裡。

但真的上船了卻不是如此,
我還是被強迫穿上了救生衣,
十月的紐西蘭北島即便陽光燦爛,
溫度還是不足以讓我有慾望想要濕身,
整艘船的在地人都是短袖短褲的,
只有我還穿著外地人的象徵外套。

Frank is not only funny but also afraid of cold.


小小的港口

毫無情趣的救生衣

駛到小島之間就想要跳海游泳了

令人喜愛的洞

在洞裡

。The coolest guy--Frank!

在飛來紐西蘭之前,
我就已經先嗆明我一定要做的幾件事情,
其中跳傘(Skydiving)對我意義特別重大,
因為我已經決心在這次跳傘以後,
要重建我的人生,擺脫過去二十幾年的搞笑,
在踏入社會以後,我將要成為一個很酷的人,
像木村拓哉在Hero裡面扮演的久利生公平那樣。

木村拓哉


第一步就是要在Facebook上,
放上一張Skydiving的帥氣照片,
先嚇嚇公司的同仁,然後開始拒絕與過去的朋友聯絡,
徹底將我那些不堪的過去丟棄在16000英尺的高空外。


我們驅車前往Bay of Islands Skydive,
在將眼睛閉上裝作若無其事地將卡刷下15000台幣之後,
開始了一系列著裝,照相,看著根本就不想看的安全措施說明影片,
此時就只能將生命交給貼在你後面的教練了,
不要再去想傘打不開的問題。

Zana一直問我傘打不開怎麼辦,
我說根據V2=V1+gt應該到地面就瞬間變肉醬了,
越想越可怕,一直製造慌亂,嘖。

著裝
衣服很卡

準備出發囉

載我們上天空的飛機
一直說他沒錢,下次再一起跳,嘖


人家說臨終前總會有回憶的跑馬燈,
好吧,即便我很想要耍酷,
隨著離開地面的距離越來越遠,
我這個很容易胡思亂想的人真的是越來越焦慮了,
我想著我的照片要是不像木村拓哉該怎麼辦?

想要擺脫Funny是有緣由的,
若是發下問卷給我的朋友們,
問說黃璽軒有什麼特質,
答案大概就是搞笑還有搞笑,
除此之外就是搞笑,
對了,他還會搞笑。

在10000英尺的高空
***
姑姑&過兒

大二的時候,曾經參與系上的迎新活動,
那時後擔任的是小隊輔,
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個小劇場獻給新生們。

那年夏天在宿舍沒事就是看金庸的小說,
搭配著電視當期火紅的連續劇神雕俠侶,
我們想出了楊過追憶姑姑小龍女的中風秀,
總之就是我穿著楊過的斷臂裝,
在舞台上進行了一段自製的思念打油詩。

現在想起還是毛骨悚然,
確切的詩詞內容我已經忘了,
好像有"姑姑 姑姑 你在哪"之類的,
能夠想起的就是我像個羊癲風發作的人,
在台上抽筋並且念著那段會被白眼的詩詞,
最後倒地收場,然後璽軒學長的人生就被定義了--腦殘一個。

看著同期的朋友們因為身為帥氣的學長,
開始與市北師音樂系的夥伴或學妹在那邊戀愛哎恩居,
女生看到我只想到姑姑在哪,
有時候不禁感嘆年輕時的勇氣是從哪得來的。



***
精神還穩定中

在12000英尺的高空
***

大三的時候,我們已經成為了傳說中的大學長,
在辦活動時掌握了絕對的權利,
身為活動長,理應要跳個舞帥氣地信手捻幾個學妹來把,
但我不知腦袋又出了什麼問題,
又開始將當季流行的節目應用於活動中。

當年的大小S曾經有個節目叫做大小愛吃,
大概就是小S將康熙來了的那一套應用於料理節目中,
毫無營養,但沒別的,我這個人就是愛吃垃圾食物。

身為一個活動長,應該就是要在旁邊裝忙並且把妹,
但我仍然忍痛接下了活動大劇場的角色,
和新竹師範學院的夥伴搭擋來了一段大小愛吃。

大學生的低俗是現在的我們難以想像的,
我穿著孕婦裝扮演待產卻又敬責主持的小S,
主持到一半覺得想生,
我將兩腿跨於椅子上,
自己還要將褲襠內的水球捏爆,
並讓一位忘了由誰扮演的嬰兒從我的胯下鑽出,
我可以想像當時我喜歡的學妹心中想的--
噁心的人。

***

快到了16000英尺,緊張到需要氧氣罩
***

研究所最經典的約莫是我很喜歡一位同學,
在追求的過程的種種事跡。

本來是一個少男追求女生動人的過程,
但卻每件事講起來都讓人覺得好笑。

因為女生住在新店,
我就經常從公館附近的河濱慢跑到碧潭,
期待著一個幸運能夠與之邂逅,
但其實出發前我都會先試探一下對方行程,
以免白跑。

有時候會搭捷運過去,
再用礦泉水淋溼身體,
使之以為我很Men真的跑到了新店,
事實上她根本沒在鳥我,
只覺得我又臭又髒吧。

最後就被實驗室同學冠上了跟蹤狂的稱號,
在我每天離開實驗室的時候,
同學就會溫馨地問候:今天要去哪裡跟蹤阿?

後來在我要搬離永和的時候,
我的室友跟我說他在新店找到了好地方,
我二話不說馬上答應搬過去,
希望可以增加相遇的機率,
在和房東簽約以後女生就交了男朋友,
整個白搬,每天還要爬六層樓回家。

這件事除了好笑,
也讓我學到,不要色急攻心就亂搬家,
頂樓加蓋的房屋萬萬住不得阿。

***

摘下口罩,準備要跳,我也開始慌了

回想到至今的人生,
已經被tag上腦殘的過兒,噁心的小S,變態的跟蹤狂,
丟臉到我不想要活了,跳跳算了。

但教練打開機艙門的瞬間,
我的全身還是開始發抖,
心裡想著:我可不可不要跳,然後拿回我的15k?

要出去前才發現自己有懼高症




在飛行的過程中,
教練跟我溝通跳機過程,
打開門後,他會倒數321然後再跳,
想不到這個海灘之子叫我把腳伸出機艙後,
就直接跳下去了!人生沒這麼沒準備過。




心裡只想著救命阿

太恐了




躍下的瞬間,心中滿滿的咒罵,
但在降落傘打開以前你是沒有機會可以講話的,
因為根本喊不出來。

然後我們像顆充滿火爆氣息的小炸彈,
被投入不斷轉移的時空中。






跳的過程才發現,
使用Skydiving顯示自己的帥氣根本就是愚蠢的事,
因為我的嘴從頭到尾都是張開的,
在空中進行微生物吃到飽。


教練一直轉我的頭,
要我看鏡頭,但我實在太驚恐了,
完全暴露出我柔弱嬌嫩的一面。



好不容易看鏡頭了,
但照片卻不是很美觀。




飛行的過程是臉皮的藝術創作,
原來我的臉皮是這樣的鬆,
飛完覺得需要電波拉皮。










雖說照片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樣,
但當下的感覺卻是極度的爽,
難怪人家說人生都必須要來一次Skydiving。



在打開傘之後,
隨著速度的減緩,
才有餘力把壓抑在心裡的感受爆發出來,
沒別的,我怒吼了幹!!!!!!!!!!長達有十秒。

如果是歐美人士,會大喊Fuckkkkkkkkk!!!!!
如果是泰國人士,則會大喊ㄉ一ㄤˇ白!!!!!
如果是少女,應該會直接昏死在降落的過程,
於是我曾建議我女友,由我全額付費讓她去體驗一次。

在空中已經沒有語言的隔閡了,
第一句喊出來的那些話是最真實的,
我真的是被嚇到屁滾尿流。





操縱著降落傘,
可以看見來時的路,
放眼望去是紐西蘭最全面最直接的美麗。


coward在地面幫我拍照


安全降落!

Bay of Islands的Skydiving之旅結束了,
在安全降落後,經理邀請我和我的朋友,還有路人,
一起來看看他們高效率完成的影片還有照片,
證明他們這15k沒有白白跟你收。

我覺得我受到歧視了,
在場的人從頭笑到尾,
有的說我像猩猩,有的說我像會噴火的恐龍,
各種奇怪的生物連燈籠魚(lantern fish)都有,
就是沒有一張酷酷的木村拓哉飛行之照,
經理還說希望可以把我的猩猩之照放在他們下期的廣告上。

於是我的結論是,
我那天居然沒有戴太陽眼鏡,帥氣扣分,
然後沒有和教練溝通好因此被陰也是剛好而已,
嘴巴切勿張開,看看每張照片在我後方的教練,抿嘴抿的多帥氣。


。Awesome 

Skydiving,
非但無法拋開搞笑的過往,
還搞笑搞到國外去了。

回想過去,大概只有研究所的前指導教授覺得我不好笑。
某日輪到我上台報告我的紙張調查,
我在第二頁就已經被釘到快陷入牆內,
為了不暴露出我已經快要崩潰的心,
我只能用笑容掩飾。

此時教授說了一句話:
"黃璽軒,你到底在笑什麼? This is not funny at all. It's stupid."
這句話後來已經成為同學嘲笑我的經典名言。

在我要離開他的前夕,
我將這位指導教授狠狠地打了一頓(ㄅㄟˋ ㄇㄚˋ ㄎㄨ),
然後帥氣並頭也不回地換了一個新的指導教授,
打指導教授這個外帥內酸的代稱也在朋友圈傳開。

Barney Stinson 曾經說過:
"When I get sad, I stop being sad and awesome instead."



我現在覺得自己最酷的事,
大概就是可以笑笑地去看過去這些難堪的事,
然後終於可以瞭解朋友的心情,
原來我真的很funny。

後來的指導教授曾經跟我說過:
「你現在覺得難過的事情,過了十年以後回來看根本不算什麼。」

希望所有苦難不再,

Just let it be.


















留言

  1. 實在太喜歡你的文章了:))
    受到感召讓我也想去紐西蘭skydiving了!!!

    回覆刪除
  2. 實在太喜歡你的文章了:))
    受到感召讓我也想去紐西蘭skydiving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 東京大學 -- 過去的安田講堂,明天的台灣。

在秋意漸濃的九月天, 我挑了一個萬里無雲的早晨去游泳。 前一天還是陽光普照, 需要找尋電風扇與冷氣口交集處以及冰紅茶多冰的的炎夏, 哪知道隔天馬上就被突如其來的秋天的風給侵襲, 導致我整天上班都呈現頭昏喉嚨痛的不舒服感, 只能怪自己身體不夠強壯,無法抵抗季節的無縫接軌。 。Tokyo Lovers 好想念夏天阿, 記得在2012年的夏天, 我因緣際會飛到了日本,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離開台灣的土地, 興奮感夾雜著汗水,我以觀光客的身份來到了東京。 人生的第一張機票 直到現在看到飛機還是會興奮,在松山機場。 我的旅伴們都是旅遊經驗相當豐富的人, 日本對他們來說是來到不想要再來的地方, 但對於一個初次造訪的人(也就是我)而言, 每件事情都是新奇的,扣人心弦的, 我強烈地想要去探索,想要在每個地方留下我的足跡, 或許背包客的種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埋下的。 。我對不起以前的老師以及後來的老闆 在學校的時候曾經修過一門課叫做台灣藝術史, 這是一門非常賞心悅目的課, 除了每堂課都可以看一百張不同的藝術品以及大師拍攝的風景照, 老師的談笑風生以及她如同侯佩岑的外表更是讓同學們想要認真學習。 我下學期因為對於藝術的執著又選了佩岑老師的西洋藝術史。 我在這堂課期中報告的是介紹帝國大學對台灣藝術文化的影響。 帝國大學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在日本內地所設立的七所大學,以及兩所在殖民地的大學。 分別為: 東京,京都,東北(仙台),九州(福岡),北海道(札幌), 京城(南韓首爾市),台北(台灣大學),大阪,名古屋。 以上按照成立的時間排列, 而這堂課另外有(ㄔㄠ)趣(ㄌㄧㄤˊ)之處, 在於期中期末考題是從同學們的報告中取材考試, 讓大家不要只會看圖,也要會說故事。 我自己挑選的其中一題就是背出九所帝國大學, 有鑒於我是個心思細膩的好學生, 因此也幫大家想好了怎麼背誦, 我生平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死背以及排隊。 東北東台名大京京,九。 (東北東台銘大雞雞,久) 待了三年的明達館,我都不知道我怎麼讀的,哈。 那時後覺得自己很好笑...

[生活]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新書分享會,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就排在行事曆上的活動, 沒料到公司後來通知這天晚上要舉辦技術交流會, 心裡本打好如意算盤想要請假前往, 沒料到長官希望我擔任活動主持人, 估計是我看起來太閒, 聽到當下臉都綠了, 但更沒料到公司在前一日通知會議延期, 這個不可知的力量真的很神秘, 想問一句:哲青,你怎麼看?

人間兇器。

Nostalgia    臉書是一個讓人容易沈溺的東西,其中一項令人(令我)最為詬病的功能就是“回憶”。每天接近中午的時刻,臉書總會出現紅點,提醒你過去這些年的這一天你發佈的一些東西,大部分是一些當時的心情小語,例如:『mother *ucker 我真的受夠了』,一些因為年少而覺得講粗話很酷炫的屁孩無病呻吟;或者『我要去慢跑了』,一些明明沒有什麼好召告世人卻還是要發文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旅遊的紀錄,總會讓人興起了一股“若思逃家”的離鄉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