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以色列與約旦] -3- 耶路撒冷的男孩們


3-1 和平之城

      Shalom(שָׁלוֹם)!  這是我在以色列學到的第一句希伯來文,除了打招呼可用以外,也代表著和平、興盛、和睦的意思。第一個在耶路撒冷的早晨,我漫步在雅法街上,沿著輕軌朝著舊城的方向前進。我在路旁的小店點了杯熱咖啡(當然要用Shalom!當開場白),企圖想要讓我的腦袋清醒一些,頭頂著猶太小帽的店員正和一位年長的女士用希伯來文聊著天,和耶路撒冷的天氣一般,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早上冷的讓我想把沙發主的毛毯帶著一起走,中午的時候又讓人想要裸體在街上晃,但在神聖的耶路撒冷我還是完裝行動的好。

-Jaffa Street-

      耶路撒冷的名稱有許多種說法,其中希伯來語的解釋,「耶路」翻作城市,「撒冷」則是"Shalom",代表和平,因此耶路撒冷有「和平之城」的意思,或許是種願景吧,三千年來這座城市從來都沒有平靜過。在這裡一連串遇到的人、事、物,都比我預料中的更有趣,而這些都讓我對中東這片充滿爭議的、迷人的,並且有時候讓人氣炸的土地,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被塗掉的阿拉伯文-
          走到雅法街的盡頭,第一眼看到舊城的感覺是,我準備進到一座堡壘內,像玩著角色扮演遊戲一般,要開始面對一連串的打怪挑戰。耶路撒冷共有八道城門,雅法門、新門、大馬士革門、希律王門、獅子門、金門、糞門以及錫安門,或許是對於「雅法」兩字的情感吧,在出發中東以前,我就對位於特拉維夫的老雅法情有獨鍾,就像當你喜歡上一個女生,你就會上網搜尋出所有她的相關資料,並調查出她所有的行程以製造不期而遇,可惜現今社會的價值觀會將這種情有獨鍾視為「變態」或「跟蹤狂」,好險我是不可能做這種事情的。當然,如果是由金城武來操刀此事,則就是「邂逅」了。

-特拉維夫的老雅法-
-前往雅法門的路上-
     
-從雅法門離開的傍晚-

-雅法門外的大衛之心-
     在我真正認識這座古城以前,早晨在城內迴響的伊斯蘭祈禱樂是第一印象。天空的顏色由暗轉明,昏黃的燈光逐漸熄滅,然後耶路撒冷開始了新的一天。兩旁的商家開始擺著他們的商品,希望可以協助觀光客將他們的口袋弄破,人行道上開始湧入大量的人潮,有在那生活的人,也有我們這種闖入他們生活的人,交通開始擁擠了起來。這座城市的聲音,由黎明的喃喃細語到叫賣聲與喇叭聲交織的鼓譟,我的耶路撒冷之旅正要開始。
         
-Welcome to Jerusalem! Rex!-
3-2 不要問為什麼

-Jerusalem-
     「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站在和舊城距離兩公里的橄欖山上,看著整片耶路撒冷,想著這個問題。記得出發以前,每個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給了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正解的答案,但有位仁兄聽到我要去中東,只淡淡地敷衍了我說--"Just follow your heart",讓我很想打他卻又讓我不得不同意他更多的一句話。

     在2013年一個在雪梨的夜晚,我背著同一個背包,走進了一家位於岩石區(the Rocks)的便利商店想要買個肥皂想要讓人撿,的話是我發現我的hostel沒有提供盥洗用品。店員是一位約旦人,這是他打工度假的第二年,他問我接下來要去哪,我說還會在雪梨待個一兩週。然後他拿出了他的照片,告訴我他的國家--約旦,非常美麗,而且人很和善,玫瑰古城佩特拉,更是一生必定要造訪的地方。如今我想不起那位店員的樣貌,但是照片裡玫瑰色的印象仍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說真的,我就是在那一刻萌生想要去中東的念頭。

-在蛇道深處的古城-
-the Rocks, Sydney, 2013-

     英文的學習總是如同女性的經期一般,會有一個週期在,碰巧在我學習慾望來潮之際,我手頭上有一本遠遠高估自己實力的全英文雜誌,裡頭有篇是安東尼波登(美國知名廚師、電視節目主持人、旅行家)介紹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的美食,基於粉絲道義,在很用力地讀完了那篇"從美食料理體驗以色列的真實面貌"後,我真的好想要去以色列喔。在被學習英文的經期轟炸時,總是無法抵抗美食的誘惑,關於旅行的初衷,由此可看出我根本就是少女--追求美食與美景。

-取自CNN-
     2014年一連串在加薩走廊發生的以巴衝突,讓我這隻井底之蛙慢慢地開始了解到,當我在煩惱該不該換新手機的同時,世界上其他的事情更需要我去關心。於是我帶著我的疑惑--「身為一個外國人,我除了關心這個議題以外,我還能夠做些什麼?」,雖然很矯情,但不打緊,因為賤人就是腳勤阿,走斷了腿,總算後來在一個派對上認識了一位戰地記者Bee,很難過的,我所得到的答案是--"Sadly, 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心之所向,欲之所望,事之所暢。有時候想要做什麼我們講不出個原因,但那個說不出口的東西早已深植在我們的心裡,然後我們看哪裡有光,我們就朝著那個方向成長,最後就是那個在橄欖山上的我。圓頂清真寺閃耀著光芒,望著遠方綿延到山腳下的小徑,很難想像我穿越了下方密密麻麻點綴的墳墓,走到了這裡,我真的很腳勤。


3-3 猶太男孩成年禮


-千里之外的話是兩公里之外的橄欖山-


     耶路撒冷的八道城門中,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位於舊城東南部的“糞門”(Dung Gate),因為在這麼神聖的地方出現這種字眼的確有些違和感。根據維基百科,糞門的名稱曾出現在《尼希米記》,它可能是因為從聖殿運出的排泄物經此運往欣嫩子谷焚燒。肛門太過直接,垃圾門也不好,我姑且稱之為後庭吧。從橄欖山走回舊城的路上,真的是段文化苦旅,因為我的水喝完了,在炙人的艷陽下,我拖著沈重的腳步以及疲憊的身心步行前進,我當時真的迫不及待想要進入耶路撒冷舊城的後庭(似乎是沒有比糞門優雅)。

     在進入為世人所知的哭牆(又稱西牆)之前,需要通過安檢,從糞門到安檢的路上是擁擠的人潮,熱鬧的氛圍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最前方的領隊拿著麥克風,身旁的兩個人正敲著鼓在伴奏,帶領著人們一齊唱著有節慶感的歌曲,在繡有以色列大衛之星的白色旗幟下,穿著整齊的男孩,是今天的主角,原來眼前的畫面是猶太男孩的成年禮(Bar Mitzva)。



-成年禮-
     從這個成年禮我們可以得到許多資訊。首先,這位男主角已經滿十三歲,猶太法典提到,滿十三歲的男孩已經可以獨立,為自己的一生負責,並遵守戒律。其次我們可以知道,這男孩至少私處有長兩根以上的恥毛,根據猶太法典,男子成年的象徵除了年齡之外,還要檢查其私處至少要長出兩根恥毛,恥毛代表著成年男子已經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是成熟的象徵。
   




     隨著歡愉的歌聲結束,跟隨在後方的家人以及朋友,放開了在手中白色以及藍色的氣球往天空飛,或許是象徵放手讓白爛的孩子自由,告訴他們你們長大了,不能再那麼白爛了喔!在出埃及記裡提到:「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這個戒律看起來是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貪心,但是我很喜歡猶太拉比(智者的象徵)對這個戒律的解釋,做人必須要正視自己所擁有的。

-父母很驕傲自己的孩子成年了-

-哭牆-
     跟著成年禮團隊,我穿越了安檢處,進到了猶太人神聖的哭牆,又稱西牆。進入哭牆祈禱的區域,每個人都必須要戴上帽子,就連觀光客也是,因為頭頂直接對著天是代表對神的不敬。今天似乎是個好日子,好多成年禮的儀式在哭牆廣場的每個角落進行著,我的目光被一位男孩身上的時尚配件披肩給吸引。這個披肩叫做Tallit,在廣場上可看到不同顏色的Tallit,但這禱告披肩是有講究的,在四個角落都有特殊的繸子,稱作Tzitzit。

-成年男孩拿著巨大的法典-
-Tallit-
-Tzitzit-

-Kitan-
     繸子編織的方式裡面藏了許多玄機,而剛好透露出來的便是要求猶太人要時時刻刻的遵守這些戒律。在這座神聖的城市,人們將宗教奉為圭臬,路上的人毫不掩飾地穿著自己的信仰,很多紳士即便身著合身的西裝,內裡也不忘穿著改造成背心的Kitan,一定要將繸子外露。另一首歡愉的合唱聲再度響起,男孩拿著巨大的捲軸朝向聖約櫃邁進,神聖的藍色繸子,隨著男孩的步伐輕盈地搖曳著。








3-4 Mazel Tuv

     在觀禮的途中,我很用力的記下我所看到的一切,我發現這一切不在計劃中的際遇引起了我高度的好奇,當地人的禮俗、穿的衣服、唱的歌曲、女人們發出的詭異口哨聲(很像Pitbull每首歌都有的口哨聲)、女孩奮力地向參與成年禮的男孩投擲糖果、一座又一座立在哭牆之下的約櫃,一切的一切都散發出一股迷人的氣息,甚至大於了第一眼看到哭牆帶給我的震撼。

-筆記本裡的耶路撒冷-

     「為什麼要去以色列?」如今仍舊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旅行這回事,可能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走完以後就能夠想通了人生,但是那些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所帶來的問題,卻能夠讓我們在回家以後可以去慢慢思考品嚐,比如說為什麼要兩根恥毛以上才叫做成年的問題。

-中東遊日記本-

     在離開哭牆的時候,我經過了一群猶太小男孩,他們對我說:「你好,亞洲人!」我對他們說:“Mazel Tuv(מזל טוב)!”,祝你好運的意思。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從安東尼波登的節目中聽到,那集的波登不設限剛好就是在耶路撒冷,即便他已經年過半百,卻總是散發出淘氣男孩的氣息,或許旅行就是最好的青春露、神仙水吧。我不需要靠數自己的恥毛有幾根來提醒自己已經超過成年門檻多少,我只需要知道,旅行讓我找回了我的好奇心。


-波登在耶路撒冷-


-以色列與約旦相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 東京大學 -- 過去的安田講堂,明天的台灣。

在秋意漸濃的九月天, 我挑了一個萬里無雲的早晨去游泳。 前一天還是陽光普照, 需要找尋電風扇與冷氣口交集處以及冰紅茶多冰的的炎夏, 哪知道隔天馬上就被突如其來的秋天的風給侵襲, 導致我整天上班都呈現頭昏喉嚨痛的不舒服感, 只能怪自己身體不夠強壯,無法抵抗季節的無縫接軌。 。Tokyo Lovers 好想念夏天阿, 記得在2012年的夏天, 我因緣際會飛到了日本,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離開台灣的土地, 興奮感夾雜著汗水,我以觀光客的身份來到了東京。 人生的第一張機票 直到現在看到飛機還是會興奮,在松山機場。 我的旅伴們都是旅遊經驗相當豐富的人, 日本對他們來說是來到不想要再來的地方, 但對於一個初次造訪的人(也就是我)而言, 每件事情都是新奇的,扣人心弦的, 我強烈地想要去探索,想要在每個地方留下我的足跡, 或許背包客的種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埋下的。 。我對不起以前的老師以及後來的老闆 在學校的時候曾經修過一門課叫做台灣藝術史, 這是一門非常賞心悅目的課, 除了每堂課都可以看一百張不同的藝術品以及大師拍攝的風景照, 老師的談笑風生以及她如同侯佩岑的外表更是讓同學們想要認真學習。 我下學期因為對於藝術的執著又選了佩岑老師的西洋藝術史。 我在這堂課期中報告的是介紹帝國大學對台灣藝術文化的影響。 帝國大學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在日本內地所設立的七所大學,以及兩所在殖民地的大學。 分別為: 東京,京都,東北(仙台),九州(福岡),北海道(札幌), 京城(南韓首爾市),台北(台灣大學),大阪,名古屋。 以上按照成立的時間排列, 而這堂課另外有(ㄔㄠ)趣(ㄌㄧㄤˊ)之處, 在於期中期末考題是從同學們的報告中取材考試, 讓大家不要只會看圖,也要會說故事。 我自己挑選的其中一題就是背出九所帝國大學, 有鑒於我是個心思細膩的好學生, 因此也幫大家想好了怎麼背誦, 我生平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死背以及排隊。 東北東台名大京京,九。 (東北東台銘大雞雞,久) 待了三年的明達館,我都不知道我怎麼讀的,哈。 那時後覺得自己很好笑...

[生活]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新書分享會,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就排在行事曆上的活動, 沒料到公司後來通知這天晚上要舉辦技術交流會, 心裡本打好如意算盤想要請假前往, 沒料到長官希望我擔任活動主持人, 估計是我看起來太閒, 聽到當下臉都綠了, 但更沒料到公司在前一日通知會議延期, 這個不可知的力量真的很神秘, 想問一句:哲青,你怎麼看?

人間兇器。

Nostalgia    臉書是一個讓人容易沈溺的東西,其中一項令人(令我)最為詬病的功能就是“回憶”。每天接近中午的時刻,臉書總會出現紅點,提醒你過去這些年的這一天你發佈的一些東西,大部分是一些當時的心情小語,例如:『mother *ucker 我真的受夠了』,一些因為年少而覺得講粗話很酷炫的屁孩無病呻吟;或者『我要去慢跑了』,一些明明沒有什麼好召告世人卻還是要發文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旅遊的紀錄,總會讓人興起了一股“若思逃家”的離鄉之愁。